感谢湘西洞穴探险队分享本事故报告。本报告分为三部分,分别为:
一、事故报告(精简概括)——撰写者:宝石斌
二、详细探险过程与事故描述 ——撰写者:二毛
三、烧鸟总结
以下开始正文:
一、“7.20”云龙洞事故报告(精简)
撰写者:宝石斌
事故详情:7月20日中午,渐渐为先锋,我和二毛为副手对云龙洞后方大竖井进行推进。在推进至第二个竖井下方平台休息时,渐渐和二毛发现左边斜坡上有一支洞,他俩就空手向上攀爬。在二毛登顶,渐渐即将登顶时,后者脚下砂石垮塌,从斜坡上翻滚下四十多米掉入下方另一支洞内。我立即到达渐渐处,并通知二毛用手台呼叫竖井上方处鸟队和猪哥。在对渐渐进行伤情问询排察后,检察出除全身多处撞伤外,所幸无大碍。待渐渐休息恢复体力后,他自行返回,鸟队接应。我留下协助二毛从斜坡下撤,最终凌晨十二点左右,我们全员返回洞口。
事故原因分析:此斜坡为上方岩石坍塌形成,结构极不稳定且无着力点,并且坡度越来越大,最后几米几乎为九十度,上去几乎无法返回。我们三人对空手爬斜坡的危险预判分析不足,麻痹大意最终造成事故发生。
事故总结教训:
1. 在规范自身绳索器械技术操作的同时,也要加强对非器械操作时所处环境进行风险评估能力。
2. 尽量避免脱离绳索进行的攀爬和下降,洞穴探险必须建立在安全为前提的情况下才能进行。
3. 加强队员自身心理素质和事故现场处理能力。在本次事故中,作为唯一能处理现场事故的本人,曾出现短暂情绪慌乱现象。
4. 工具不齐全、没有保护的情况下不要乱攀登过于危险的地方。
最后,希望以此事故为所有队员作为警示。
二、“7.20”云龙洞探险报告与事故详细描述
撰写者:二毛
2019年7月20日,湘西洞穴探险队吉首与花垣队员:烧鸟-洞口守护,笨猪-洞口守护,渐渐-先锋,宝石兵-副手1,二毛-副手2,一行五人小组初次对某地区云龙洞大裂缝竖井进行探索。
12:18,到达营地(农家乐)安顿好。

12:40,整理探洞装备以及穿着好个人SRT装备准备出发。

12:54,到达云龙洞入口旁一老乡门口停车分配公共用绳以及装备安排小组各个队员任务。
13:00,到达云龙洞洞口,13:05进洞前往云龙洞大裂缝断层尽头。
经过三十多分钟的行程成功到达这次需要探测的大裂缝断层尽头的竖井旁,先锋渐渐开始整理需要用的先锋公用器械与绳子准备做保护与下降点。

13:43,检查完自身装备与所需的公用器械与绳索后开始做保护点。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先锋已经做好洞穴大裂缝保护点,横切点与下降点并开始下降。先锋到底后,副手1的对讲机接到先锋回传的信息:“第一竖井高度七十五米,有一平台,下面还有一竖井初步扔石头判断第二竖井大约深度五十几米,需要副手携带绳子下去,副2在第一竖井上待命。”
15:00,副手1准备好绳子准备下降。

(小插曲~第一次碰到的现象,副1与副2下降的时候发生逆时针旋转~转速达到每分钟几十转~当时我第一想到一首歌(爱的魔力转圈圈)转的我都晕眼花抓绳的手都感觉慢慢的没力气来了。于是我立马闭上眼睛,在simple上再加一两道摩擦(以防下降过快转速提升后手没太大力气抓绳)匀速下降(下去后与副1询问他也出现这情况差点吐)~这个快速旋转的问题有待鸟队马队以及队里几大佬们分析分析~)
编者(李萌)注:大深度垂直悬空时有可能发生该类现象,绳索事前没整理或收纳好等原因均有可能造成该现象。
15:10,副1到达竖井第一平台把绳子交给先锋,准备做下降点下第二竖井。为了避开下第二竖井时湿身,先锋决定绕开第二竖井小瀑布延着竖井旁岩壁做一个长达十几米的横切点再转下降,成功避开了向下流的水流。(因为这次我们进洞没有带潜水服,湿身很容易造成人体失温)
16:10,先锋成功的在裂缝岩壁上做了一个长达十几二十米的横切点与下降点。(横切为六个点,起点到下降点第四与五的连接点磨绳已经处理好了,但是绳子有点磨损需要注意)

做好点后先锋开启超强灯光对四周扫射巡查,发现小裂缝出去是比较宽敞的大洞厅,二号竖井下方还有一个竖井,深度未知。大裂缝继续向左延申,先锋预估还需要大量绳索,对讲机通知待命的副2准备好后备两百多米绳与他们会合。
17:00,先锋已经与副1成功下到第二竖下的平台,副2成功携带绳子到达第一竖井下的平台处等待先锋命令。

17:30,先锋与副1成功会合。先锋初步发现以大厅(2号平台)为中心洞穴裂缝一直往后延伸,出现大面塌方阻断了继续前行的路;2号平台右侧发现二号竖井下方一直延伸;2号平台只是在二号竖井一半位置;从2号平台扔石头下去,五秒左右底部有水的响声,初步判定50米至60米左右,左侧发现一小支洞。
17:35,副2接到先锋命令携带一半绳子(120米)下到第二平台与他们会合,吃一下东西补充一下体力。(我们就吃了早餐到六点才吃一天的第二顿饭)

17:45,副2成功与先锋、副1会合,休息吃东西补充体力,准备探索三个方向的支洞与竖井。

17:55,先锋先吃完东西,在等待副手吃东西的空隙时间决定把第二平台左手边的小洞穴先探了。
18:00,先锋探路回来说那小洞穴里面没多深已被堵死,回来与我们商议要不要爬上大裂缝塌方的地方看一下塌方的后方是否已经堵死,但是塌方的高度从我们休息的地方上去大约有30米左右,倾斜坡度为70度,不知道能不能爬上去。因为塌方填充物为泥与小碎石,坡度又陡,我们又没有挖掘工具,先锋决定副1在2号平台处休息,他带上攀爬能力比较好一点的副2一起上去看看。
18:00,先锋与副2开始攀爬坍塌处的斜坡。一开始斜坡坡度不是很陡,可以慢慢走上去,上去几米后坡度慢慢的从40度角开始变成50度角。
没有专业的挖掘工具挖脚踩台,副2用石头开始在松软的土坡上挖掘脚点。爬到离休息点15米的时候,角度突然变成65度。这时候先锋开始考虑如何下来的问题,叫副2送来一捆30米绳子,接到绳子后我们继续网上爬。当爬过一块镶嵌在塌方土堆里的一块大石头后,坡度变成了70多度角,挖掘脚点的土里面已经出现很多石子,挖掘难度加大,脚点深度只有5、6厘米。在往上走坡度不断变陡坡。
18:35,我们已经到达距离顶部只有两米左右的位置,坡度已经变成了80多度角了,但是我们还是在很小心往上爬。
18:40,我成功登顶,也是在这时事故发生了。因为我最后一个脚点挖的太浅,最后一登我上去了,把脚点的泥土踩松了一点。先锋没注意到脚点的泥土已经松了,用手用力一抓——脚点蹦了——先锋直接从四十米高处下滑滚了下去!(当时不知道怎么的我竟然没有听到他下滑滚下去的声音,等在顶部看见塌方后方大裂缝继续延伸兴奋回头去告诉先锋的时候发现先锋不见了)正当我寻找先锋去哪里的时候,副1大声告诉我先锋从上面滚下来了,掉到刚刚他看的那个小洞穴里面去了,这时候我才明白出事了。
18:41,副1急忙去底部寻找先锋检查他的情况,并叫我对讲机向鸟队与猪哥汇报具体事故情况。我立刻用对讲机呼叫洞口的鸟队报告情况,当时是猪哥听到响声后听到我在对讲机里面的呼叫:”出事了!“
18:42,鸟队收到呼叫回复,以下对话:
鸟:二毛二毛什么情况?
二毛:报告鸟队,先锋从40米垂直80多度的斜坡上滚下一直滚到了底!(当时我说话比较急)
鸟:别急别慌,现在先了解一下先锋是什么情况。
二毛:我现在没办法了解,我在塌方平台顶部,没办法下去,副1在下面正在去先锋那里。
鸟:好的,马上叫副1确认他还有呼吸没,有呼吸立刻检查一下他的受伤情况,让他躺在原地别动,随时回传信息。
第一时间向副1转达了鸟队的话,副1按照要求检查了先锋的状态:呼吸正常,只是摔下来后头部受到猛烈撞击,头盔已经破裂,没有出血,四肢没有骨折,其他部位暂时还没法确认有没有骨折,有没有内出血未知,意识有点模糊。
我把副1汇报的情况如实转达给鸟队。

鸟队这时候才放下心来,开始安抚我们,让我们继续观察先锋的情况,他已经在竖井上方准备救援工具,准备随时救援。
中途我也一直在与副1沟通询问先锋情况,实时向鸟汇报状况。
19:00,副1最兴奋的一个消息传来,先锋精神已经慢慢恢复,各项身体指标正常,除了精神有点恍惚外身体各部位没出现什么大的毛病,有点挂擦伤。
我把副1告诉我的信息如实转达给了鸟队,这时候鸟队才放下心来。其实鸟队要我们淡定,他表面上很淡定但比我们都担心,只是表面上装的很镇定罢了(事后得知他如果慌了,我们就更慌,他冷静才能让我们更冷静才不会出什么岔子。人一慌张就手忙脚乱,思维不灵活)
鸟:你让先锋继续休息,现在刚摔没多久身体肌肉属于绷紧状态,意识还不算太清醒,等身体放松后才知道身体状态,如果出现其他情况及时汇报,我们已经准备好救援。
二毛:收到
19:20,先锋已经恢复意识能说能走,只是还有点蒙,意识还是比较清楚,说能自己爬回洞口,副1叫他再休息下再上去,我也及时像鸟队汇报。
二毛:鸟队,先锋已经逐渐恢复,说要自己爬回洞口,是否允许?
鸟:再次确认一下身体四肢以及内脏有没有情况,如果他觉得能自己爬上去就让他爬,千万别勉强。
询问了先锋,先锋再次确认除了头部有点晕,其他身体机能正常,可以爬绳返回洞口。
二毛:鸟队,先锋说他没问题,是否允许他上爬?
鸟:那好吧,让他慢点,叫他带一台对讲机随时与我们联络;你们在下面观察随时汇报,如果中途身体出现什么状况叫他及时汇报停止攀爬,我将与猪哥配合下来救援。
19:25,先锋开始上爬,我远远的看他上绳爬上去,动作一切正常。在先锋慢慢爬绳上升回去中,我就在考虑自己怎么下这四十来米的塌方陡坡——没绳子、没器械,在加上先锋那一摔,心里都有阴影了。
二毛:呼叫鸟队,我现在不知道怎么下来了……
鸟:别急,冷静,想想你身上有什么辅助器械可以帮助你下来,或者用屁股慢慢滑下来。
当时听到这话,我看看身上的SRT装备,又看看这垂直80多度角40来米高度的陡坡,又没绳子,那内心没法用文字形容了。
然后点了一只烟静静的坐在坡顶想怎么下去……

突然想到鸟队在出发的时候叫我把AS挂片带在身上!(神啊,本来以为这东西用不上不想带,鸟队还是要让我带上,感觉今天一定会用上!)

二毛:呼叫鸟队,我工具包里面有AS,请求把这些挂片绳拆开连接起来做成一条长拖拽绳,然后叫副1把下面50米主绳连接,并把电锤挂片等装备拉上来,我做一个下降站降下来。
鸟:批准,注意安全,现在先锋已经到达1号竖井下方的1号平台,准备上爬(听到这消息瞬间,我与副1悬着的心都放下来一半,因为能走到1号平台就代表他身体各部件没出问题。(我都在想那个高滚摔下去既然一点事都没有奇迹啊,除了头部受到严重的撞击)
二毛:收到
与副1沟通后我就开始拆6个AS,并接出概十米左右的临时工作用绳来拉工具。在副1的帮助下很快的我就把主绳与其他工具拉了上来。

19:45,先锋成功爬上八十米竖井后在洞外与鸟队会合,鸟队继续为他做一些常规检查。
鸟:二毛二毛,先锋已经成功与我们会合,你们情况怎么样?
二毛:我已经把下降点做好,收拾好后准备下降。
鸟:先别降,去观察一下塌方平台后面什么情况,要不然先锋白摔了,什么成果都没有。
二毛:收到,马上去查看。
走到平台后50米,大裂缝又转弯了,因为没装备就不敢前行,有额外发现——又发现一个竖井。扔石头下去四秒多才有回音,初步断定40米左右,也就是我爬塌方陡坡的高度。


另外一边大裂缝走向因为塌方坡度在50度左右,没工具不能再冒险过去了,留着下次再探。探索完毕后如实把情况汇报给了鸟队,然后接到命令回撤,不用收绳,下次来还要在用节约不少时间。把最下面一段尾绳给收起来并把带下去没用到的绳子全部打包带回。
20:40,下降后与副1会合,收拾装备绳子准备回撤。
00:10,成功出洞,回撤用时很久的原因是副1两个包重量30多斤,副2三个包总重50多斤,往上爬一百五十米绳。



三、“7.20”云龙洞事故烧鸟总结
关于这次探洞发生的状况,我建议宝石和二毛(当事人)一起出一份简单的事故报告。在群里以告示本队队员,在洞穴探险中我们绝大部分的危险,并不来源于绳索部分。
我们队在探洞的这些年来发现,几次事故(幸于后果不严重)都基本和绳索,保护系统关系不大。但平时大部分队员对于危险的认识都着重于绳索,而在洞穴探险中缺乏认识绳索以外的危险和隐患。
在探洞中磕磕碰碰是难免发生的,前面有马哥的手,天梧的头等发生不同的受伤,以前没有公开讨论,觉的那不是所谓的探洞绳索安全事故,因此也没提高大家的隐患意识。既然发生了事故,就要拿出来讨论以引起后人加强自我的风险控制。